近日,著名作家刘亮程、蔡崇达分别推出《知知的大院子》《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有意思的是,这两部作品都是”成长之
书”,都是作家们与亲人共同创作的作品,《知知的大院子》由刘亮程与外孙女知知一同打造;《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则由蔡崇
达与女儿倾力完成
新春佳节,正是阖家团圆、欢乐喜庆的时刻。”小南读书”推荐这两部温馨的作品,邀请广大读者在浓烈的节日氛围中,在温暖
如初的故园里,再次感受家人无尽的爱意。
唤起人们心中“童年的大院子”
由2024茅盾文学奖得主刘亮程与外孙女知知共同创作的《知知的大院子》于近日面世,这部作品由译林出版社推出,可以说是
部全家倾心合作的作品,汇聚着全家人对知知的爱与陪伴。书中通过二十篇故事及纯真质朴的手绘,讲述了小女孩在大自然中自由成
长的点滴。
在《知知的大院子》中,姥爷刘亮程追寻知知的成长脚印写下故事,爷爷李兴骏、太奶奶柴枫林讲述大院子里的春夏秋冬,知知
也用童真笔触,描绘出她眼中的万物。从饱经世事的太奶奶,到可爱懵懂的小孙女,一个家庭通过艺术传递着爱与智慧,共同守护创
造力和生活的温度。
书中也凝结了作家刘亮程万物共生的文学世界与他对成长的观察与理解一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它能够唤起每个人心底那个
“童年的大院子”,人们可以从中收获图像与言语的直觉,打开辽阔丰盈的审美世界。
2014年,刘亮程从乌鲁木齐搬到了天山北坡的菜籽沟村,买下当地一所废弃的学校,将它改造成书院,开始了边种地边写作的耕
读生活。《知知的大院子》正是他记录的外孙女知知在大院子成长的童年故事。院子里古老的大树、神秘的小路、各种蔬菜瓜果和可
爱的小动物成为知知的小宇宙,也是她探索世界的起点。
有一年冬天,刘亮程带着知知在雪地里散步,知知回过头来说:”姥爷,你不要踩我的脚印,你把我的脚印踩疼了。”在刘亮程
看来,文学就是现实世界的“无中生有”,小孩子天生就是文学家。这些日常生活里如“精灵”般的瞬间,不仅记录了一个孩子的成
长,更是对生命、自然与爱的赞美。童年的每一次发现,都蕴藏着无尽的可能与希望。
刘亮程感叹,在自然中成长的孩子,会对生命的轮回与逝去有更深的体会。“我是一个在自然中长大的人,见到了太多的万物轮
回与死亡。一个作家在风声中找到语言,从光阴移动和季节交替中找到文学叙述。向历史和自然学习,接受时间岁月的教育,这些都
会自然进入他的写作。”
因此,相比于读书,刘亮程更建议让孩子去接触鲜活的万千世界,这比任何形式的教育都更能唤起对生命本质的感知。这个世
界,即使被大人看过无数遍,也永远需要用孩子的天真之眼再看一遍。
用文字与图画给心安家
在完成《皮襄》《命运》《草民》“金色故乡三部曲”后,蔡崇达又写出了一部献给所有小朋友、大朋友们的成长之书一长篇
小说《我人生最开始的好朋友》。
这本书由蔡崇达首次和女儿共同创作,他负责创作文字,女儿则负责绘制部分画作。这些画作以恬淡的笔触,让“黑狗达”的童
年记忆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蔡崇达透露,读小学的女儿一直希望他写一本大朋友、小朋友都可以读的书,还答应她来画插图。他也萌生了同样的心愿,写出
一本在任何孤独的时刻都陪伴她的作品。
“我告诉自己,要对得起这些陪伴和爱的唯一方法,便是拼命地为自己的内心安家。”在蔡崇达看来,只有一直知晓并且笃信这
个世界有着令人安心的部分,人们才能够真正懂得并有能力学习珍惜他人和世界,从而真正学习去珍惜自己。
这部作品通过故事的形式,回答了孩子关于亲情等一系列问题,让复杂的命题变得易于理解。作为蔡崇达最早期的朋友,小动物
们也教会了他爱与告别。他说:“从它们的第一次离开,我难过地试图接受,心里暗暗想着,我一定要写出它们,这是我河以不用告
别它们的方法一写出它们,便是用文字、故事搭建一个窝,可以永久地挽留、安放它们。”
《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认为,这部作品是一部谈心互诉般的小说,因诚意满怀而百感交集。“孤单”的叙述者,在家人情
感的温暖底色之上,与性格各异的小动物们一同作为主人公,成长、生态、光景一体化在故事里,深情的“人生共同体”调式,对阅
读来说有治愈效果,对写作来说有开新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