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邹建军教授做文友

2025-02-06 和邹建军教授做文友

邹建军教学四十年了,是一位我尊敬的教授。虽没有做成他课堂里的学生,但很幸运地认识他做上了他的"文友”。

2017年多伦多约克大学“回顾与展望”国际华文文学研讨会上,第一次和他相遇。加拿大是我们唯一见过面的地方。那次会议我

作为魁北克的写作人参加了活动,见到了国内不少著名学者,华中师范大学的江少川和邹建军教授也在其中。

有意思的是,在小组的讨论会上我们又坐在了同一个会议厅里。记得在小组发言中我曾从个人创作感悟谈到了关于文学与人学关

系的一些看法,会下既然得到了邹建军教授的指教和点评。简单的几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不像是一般圆滑随意的学者,我对他留下

了很深的记忆。

之后在文友群里我们有了陆续的交流。自从我把他拉到了"世界文学与华人作家群”,这种交流就多了起来。他兼和、热情,也

很支持交流,经常推荐学术与文学文章,还介绍他的研究生入群来参与交流。也就是在群里,我开始接触到他大量的文学作品。他是

那种创作激情十分旺盛、从不掩饰自己,是那种有着批评和被批评精神风范的学者,在学术上也保持着谦虚、开放和直白。

我读到他的文学作品,有十四行组诗、拟寒山体诗词、地理散文和辞赋作品,等等。作品的文学性、实践性、独创性、批评性和

思想性都非常强。从风格上来讲,很自我、很独特、也很严谨,在几百万字的创作中,形成了一种“惟山文学”的奇妙写法,是一位

把学术与文学融合为一体、用创作实践来展现独立风格的学者。

作为一位文学系教授,邹建军诗歌走着一条严谨学术、情怀文学的诗路。他的诗歌以组诗为格调,每一组都有明确的主题,要么

讲人生道理,要么关注国民生活,要么讽刺社会坏习,例如《在黄荆望楚》组诗就讲人生道理,批评丑恶世故;《江南云台组曲》确

是颂扬美好山河,绘画一片风光。他的拟寒山体诗词作品,在诗歌创作上展示了奇妙的个性特征,从文学意义上来讲确乎跨出了一大

步。这些作品接前人寒山体之灵魂,语言通俗浅白,阐说人生轮回,讥讽社会弊端,用古体白话叙事。诗句不抽象,不做作,很接地

气。邹教授的拟寒山体诗词受到诗界专家学者的关注,被盛赞为具有延寒山诗体之魂路,又是当代“邹氏拟寒山体诗词”的个性示

范。

邹建军是一位对诗歌很有研究的学者,对中国传统诗歌的韵律、规范和复杂要求,都把握得相当到位。他的诗,在语境、韵律、

音乐、文体和表达等方面的运用,都很少有所缺失。他有雄厚诗歌研究的广泛学识,写过诗歌研究的论文、专著,能精准把握诗歌的

概念、内涵和标准,把自己的创作文才与现代写作发挥到了极致。他的诗,似乎是通俗的、流畅的、快意的一读着就发现读进了故

事里、情节里、思考里和进入强烈的哲学概念中。可以说邹教授的宏大的诗歌创作和深厚的研究理论,是形成他文学思想的重要部

分。

散文创作的成就也是邹建军重要文学财富的一部分。他的散文与他的学术关系,像是一纸正文与纸本花边的关系,它们从来都是

一页完整的文本。读他的散文就从来没有丢失过他的研究地域,如果说地理文学是最重要的学术研究方向,那么大部分的散文都是地

理文学方向上发现的山地、花草和人群,从这些发现中可以找到地理文学的根据。例如,他写的黄荆山和多篇故乡行散文,就如同回

老家是去发现地理文学的,是去实验地理文学的存在和意义。那里的山川草木,他看得细致,好似一位"考古学者”。从老家这个真

实的现场,他读出了学问,找到了地理文学的意义。作为一种文学尝试,他大胆地开放了自己的家事与生活,在散文里填满了感情与

执着的爱,现身说法了家乡山水的人文世界,文字优美,语言精炼,真实感人。我想说,邹教授是中国地理文学重要的开拓者之一,

更是这一理论研究的勇于实践者。无论是诗歌还是散文都可以清晰地读到地理文学的影子。

2021年国内有一个重要的地理文学学术研讨会,受建军教授邀请我在线上参加了活动。之前我对地理文学领域研究的学术信息

的接触近乎为零,在他的鼓励下我用了一些时间补课,并从中获得了很大的启示。我注意到海外华文文学这个与地理概念有着特别意

义的文学现象,从地理文学的角度出发,它有很多值得关注和研究的课题。是邹教授的学术思想让我大开眼界,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那次研讨会上,我试图从魁北克唯一法语地域与整个北美英语区域文化的角度,提出了关于”独岛法语文学”与北美区域地理文学

的不同性和并存性问题。这个新“概念”研究的想法让我兴奋不已。我深深地感激他的点滴指教,他为我的学术兴趣打开了一扇明亮

的窗子。

我内心里一直对邹教授心存感激。作为加拿大的华裔作家,对诗歌的热爱是发自我人性本能的释放。这些年亲眼看到在他带领

下,诗歌研究中心的朋友持之以恒,不断获得成果,我也有幸受邀参加过他们的诗歌创作与点评。我先后出版过中英文诗集六部,一

直以来很少有人做过评论。说实话,评论诗歌是件艰难的事情,我拒绝那些对诗歌毫无体验和研究的人点评,这是一个原则。但有幸

的是后来获得了邹教授的认可,他以自己丰富的诗歌创作经验和长期诗歌研究的学术水平,对我的诗歌作品做过情真意切的评论,让

我对自己诗歌创作的特点、思想与风格有了新的认识,也使我在创作上有了更大勇气和信心。

我和邹建军教授的友情是”文学的”。

真切地为他教学四十年祝贺,为他祝福。


上一篇:

下一篇:“国际滨”如何讲好龙江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