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文化生活与文学南京的互动关系研究

2025-08-31 都市文化生活与文学南京的互动关系研究

一、都市文化生活与文学南京的内涵构成

都市文化是一种基于地域特征与城市历史而形成的文化模式,对本地市民的生活理念、方式和态度有十分重大的影响。从这个角度来说,都市文化生活是地域模式在客体对象上的具体表现,本质上属于特殊性的生活方式。都市文化生活是搭建在都市和都市文化之间的一座现实桥梁,它不仅影响和制约着都市文化的形成和发展,而且本身就表现出特定的都市文化的性质。1就具体内容而言,南京都市文化生活可以分为艺术、旅游、饮食、民俗和建筑等五种形态,基本涵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文化生活属于人文精神修养的一种,主要包括传统艺术和现代艺术。其中,旅游文化生活反映的是南京市民在日常旅游方面的生活态度,强调闲适感受和平民雅致;饮食文化生活以餐饮品尝和礼仪为核心,是南京人饮食习惯的集中表现;而民俗文化生活以南京的民俗事项为基础,涵盖岁时、游乐等多个方面,是推动文化创新的第一资源;建筑文化生活主要以古典建筑和民国建筑为载体,是南京市民观赏、感受建筑魅力的一种生活方式。


都市文学语境下的“文学南京”,一方面主要是指以南京都市的社会生活为主要表现对象,在实地感知或想象建构中展现南京都市精神的一种区域性文学文化现象,其主干是民国和共和国时期南京进入现代化都市社会以后的文学创作及思潮。在吸收都市元素的过程中,南京的作家群首先呈现新的特征。民国初年以朱自清、倪贻德为代表的第一批新式作家和改革开放后以叶兆言、毕飞宇为代表的第二代作家,在主要创作倾向上都致力于发掘都市美,意图呈现南京都市人在生活、精神状态上的复杂性。另一方面,文学南京的审美关照在精神取向与价值理念上也呈现出都市化的特征,主要包括对作为第二自然的都市时空进行审美,正视人性在超道德前提下的多元性与丰富性,以及打破以往对都市审美本质化的、单向度的思维方式三项维度。2


二、都市文化生活与文学南京的互动关系

(一)南京都市文化生活对文学南京的影响

1. 充实文学南京的表现内容

“文学南京”在本质上属于一种地域性的都市文学,在书写基本的现实和精神世界之外,都市文化生活也常常出现在作品当中,为核心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扩充背景。从文学表现的角度来说,南京都市文化生活极大丰富了本地作家的创作空间。它既能加强作品在描写内容上的张力,本身也是文学发生的一个重要舞台。例如在当代作家叶兆言的小说当中,民国时期南京都市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所出现,这些内容有时着墨甚多,但并没有游离在小说的主线叙事之外,反而通过构建背景的方式赋予了书中人物真实的烟火气息。同时在另一个方面,对都市文化生活的描写也让叶兆言的小说具有了更加广阔的社会视角。饮食、建筑、艺术等要素聚集在文学作品当中,构建起了一个光怪陆离的都市世界,从而使《十字铺》《枣树的故事》等“都市小说”超越了传统乡土文学的审美局限,将一些新奇与现代的事物真正纳入了艺术表现的范围。


2. 影响文学南京的审美接受

近年来随着“文学之都”建设的不断推进,南京的相关机构和组织开展了很多创意性的文学阅读活动,将审美接受端点同都市文化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南京已经成功举办了23届南京读书节,将文学阅读打造为本地都市文化生活的一项社会风潮。在旅游文化生活方面,南京还组织了文化行走等活动,通过带领参与者实地感受文学名家和名篇的发生背景,推动更多的人去了解、阅读和评鉴文学南京。同时,以先锋书店为代表的新型书店也开始改变自身单纯作为阅读场所的职能,引入了咖啡厅、画展等多维空间,从而将传统书店打造成了综合性的文学阅读场所,实现了同南京都市饮食文化和艺术文化生活的创意结合。总体而言,南京都市文化生活正在将文学阅读从私人空间中拉出,通过在具体内涵上寻找共生情境,逐渐推动“文学南京”的审美接受转化为一项多元化的综合活动。


(二)文学南京对南京都市文化生活的影响

1. 启发与引领都市文化生活方式

南京都市文化生活并不是凭空形成的,它既是城市历史的精神结晶,也是南京文学长期推动构建的结果。在发展初期,很多都市文化和生活方式并不被大众熟知,只是小范围地保持存在。而南京的作家们在创作过程中赋予了这些物质和非物质的都市文化生活方式以厚重的审美品格,让它们具有了外向推广的可能。例如旅游文化生活中比较有名的秦淮游船,正是通过散文名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书写实现了更大范围内的形象传播。作为一种地方性文化范式,南京都市文化生活在很多场景中实际上都借助了文学南京的宣传价值。除了原生推广,文学南京还极大启发了都市文化生活的内容创新,都市作家们塑造了很多印象深刻的人与事,它们能够依托作品的影响力,将自身塑造成都市文化生活的下一个创新热点。从这个角度来说,文学南京对于都市文化生活的创新意义在于树立新的审美范式。


2. 优化南京都市文化生活的人文基础

南京都市文化生活是以社会中的人文基础开展的,而文学南京在实践中一直将都市人作为书写的出发点和归宿,对都市文化生活的生成有基础性的影响。近期由群学书院举办的第一届微城市论坛暨微南京丛书研讨会,就将视角投向了都市文化生活中的一般参与者。从2015年发起策划的“微城市”文库,将每一位南京人的都市书写都纳入其中,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微南京”系列丛书立足于呈现个人的南京故事,通过小切口个性化地反映当代南京都市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在这种活动的引导下,南京市民能够以一种更加深刻化、审美化的姿态参与到都市文化生活的实践当中,有意识地了解感知其中具体的内涵和精神,从而推动都市生活人文基础的发展。就本质而言,对“人”的培养与塑造,是文学南京影响都市文化生活的另一个关键命题。


(三)都市文化生活与“文学南京”的互动特征

1. 内容方式的多元展开

都市文化生活与文学南京的互动关系并不是在单一层面上发生的,两者对于彼此的影响同时涉及了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并通过多种方式渠道表现出来。在都市文化生活—文学南京的层次上,南京近年来开展了一系列主题活动,将文学作为核心要素同活动内容和精神有机结合起来。例如在去年6月,为了配合阅读《随园食单》,南京有关机构组织读者前往参观了非遗保护基地樱桃鸭业,让大家在都市饮食文化生活的实地体验中加深对文学作品的感受和理解。另一方面,在文学南京—都市文化生活的层次上,南京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都市元素正推动文学创作向影响路线的另一端靠拢。例如近期开展的“文学的声音”系列活动就邀请了《南京童谣》的编辑彭宇,通过互动展览的方式外向表现南京都市民俗文化生活的内容和精神。宋羽的散文集《南京城事》则专注于探索这座都市的内生气质,在本体性书写中实现对都市旅游和建筑文化生活的原生推广。从本质上来说,这种多元化展开内容和方式的互动特征,是南京都市文化生活和文学南京之间的双向影响趋向全面的必然结果,它保证了两者联系的充分性,是互动关系能够产生的重要基础。


2. 影响尺度的二元推动

在经过长期发展之后,现在的南京都市文化生活与文学南京都具有了一定程度的外向影响力,传播知名度也得到显著提升。这种成就既来源于双方各自的发展,也是在互动过程中彼此推广的结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影响尺度的二元推动,是都市文化生活与“文学南京”互动关系的另一个主要特征。以秦淮河风景带为例,南京城市历史上的秦淮河在南朝时期就已声名在外,最终发展成为都市文化生活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很多新文学作家将它作为书写对象,在其中充分蕴含的旅游、民俗等都市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作品知名度的破圈。而另一方面,秦淮河在南京近现代的都市转型中也遭遇过低潮,这条古河及相关的都市文化生活之所以能够获得新生,同一些知名作品的再塑造是分不开的。俞平伯和朱自清两位大家创作的同题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影响深远。秦淮河也因此重新为全国大众所熟知,屡次登榜南京最出名的旅游景点,并逐渐形成包括游船、赏灯、饮食等多方面在内的新的复合型都市文化生活。南京都市文化生活同“文学南京”互动中,这种二元推动的影响尺度,在未来的发展中会继续呈现出新的形态。


三、基于双向互动关系的南京都市转型

(一)以文学为媒介打造南京都市文化生活品牌

南京都市文化及生活拥有丰富的物质与精神内涵,推动这一地方性范式成功走出去,是南京向文化创意型城市转型的重要基础。而文学南京可以通过读者对作品的阅读与想象,在更大范围内提高都市文化生活的知名度。近年来,群学书院就针对相关方向推出了“名家笔下的南京”有声专栏,与电台合作推广描写南京的文学名篇,让大众在聆听与阅读作品中感受南京都市文化生活的魅力。目前该系列已经收录了十数篇散文,基本涵盖了饮食、旅游、民俗、艺术等各个方面。总体而言,这一类的专栏能够集中发挥文学作品的宣传功用,通过对南京都市文化生活的具体内涵和精神进行艺术化描写,使有关体系持续向陌生人群靠拢。这种以文学为媒介的外向互动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推动打造南京都市文化生活品牌,在南京向文创都市转型的过程中开拓出一条新的道路。


(二)依托文学材料,实现都市文化生活的复原与创新

在南京近两千年的城市历史当中,有很多生动有趣而富有价值的都市文化消失在了漫长的岁月里。而文学作品对其所书写的时代社会具有一定的“记录”功能,今人可以根据作家在有关方面的记叙描写,对未能流传下来的都市文化生活方式做出创新化的还原。以都市饮食文化生活为例,南京今天虽然拥有庞大的食品产业,但相对而言缺少一种本地性、具有独特品质的特色餐饮。针对这一问题,文学南京的作品可以在发展南京菜系上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南京的吃》《白门食谱》等现当代文学文化著作中,对清末、民国时期的南京特色菜系“京苏大菜”有生动细致的描写。本地餐饮行业在未来可以加强对相关作品的搜集和研究,根据名家描写重现鱼翅螃蟹面、信府河陈鱿鱼等本地特色饮食,并更进一步发掘出其中的饮食风俗和礼仪,从而为南京都市饮食文化生活寻找向古的创新点。


(三)引入都市文化生活,塑造南京文学形象

文学作为南京最重要的都市名篇之一,在未来发展中具有关键的战略意义。近年来,南京围绕都市与文学的主题开展了丰富的都市文化活动,进一步强化自身的文学形象。其中,2020年10月启动的南京文学季比较具有代表性。这场为期一个月的活动分为四个主题,广泛接入了南京都市文化生活的多个分支领域。例如在戏剧文都方面,以大华大戏院为代表的各个剧场以市属六大剧团的原创剧为核心,奉上了近百场精彩演出。这种活动内容充分引入了南京都市艺术文化生活,既能够让观众感受到本地的文学魅力,也可以借助出色的戏剧本身展现文学南京的创作成就,在两个尺度上推动构建“文学之都”的都市形象。


四、结语

文学南京与都市文化生活作为南京地方文化体系中的两个分支,在当代的城市发展建设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前者书写了南京在百年现代史中的都市形象,而后者则从文化性的角度推动了南京都市社会的形成与发展。随着都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南京都市文化生活与文学南京在体系构成上都呈现出新的特征,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当代的南京正处于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该以什么样的姿态走进未来,可以说是都市建设中最核心的命题之一。而都市文化生活与都市文学作为南京文化的两根支柱,它们之间的互动交流在转型战略规划中具有不可忽略的意义。我们希望本次的创新研究能够发掘出一两点正面元素,为都市南京更好地实现自身发展做出积极的、正面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