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视角下高中英语文学作品读写教学设计探究

2025-03-25 德育视角下高中英语文学作品读写教学设计探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新时代立德树人,培根铸魂是我国基础教育的根基所在。在新高考背景下,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理应体

现英语学科的育人价值。由此,《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下文简称为《课标》)强调:“高中英语新课标阅

读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122)。英语阅读素养作为核心素养在英语学科中的抓手和实

现途径,教师可以选取德育蕴含深厚的文学作品并充分发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元素,帮助高中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良好的人格

品德和关键的语言能力。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学经典作品涉及多个领域,如历史、文化、社会、哲学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依据2020年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下文简称为《教科书》)的教学要求:"英语写作学习对促进学生思维

品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应充分利用英语写作培养学生多元思维的能力,尤其是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

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何将德育融合在英语学习活动的各个环节?如何在高中英语读写课程中有效开展德育教学实践研究?

以上两个问题一直以来备受教育专家和广大一线教师的关注[2]。

本文针对高中英语读写课程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教科书》第三册第五单元中一篇文学作品“"The Value of

Mony”为教研素材,结合对读后续写教学现状和问题的分析31。通过两节课的教学实践,分别从语言知识、文化要素、思维要素和

实践要素四个维度,探究如何在文学作品的读写教学设计中凸显德育内容,挖掘隐性德育要义并进一步实现英语学科育人的目标4]。

一、高中英语文学作品读写教学的现状及德育的意蕴

(一)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现状分析

读后续写题型依据《教科书》中强调英语写作学习对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充分利用英语写作来培养学生多元思维的能力,尤其

是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思维能力,进一步提升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读后续写能较为准确地考察学习者的综合

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体现"重阅读,强输出,讲思维”的新时代特征[6。读后续写题型不仅从思维、内容、语言三个维度对高中生英

语续写核心素养提出具体要求,而且从跨文化交际和批判性思维模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

笔者通过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调查当前高中英语读后续写教学存在的问题。首先在中国知网上应用高级检索功能设定检索

词,主题检索词为“读后续写”+“德育”,时间选择"2012一2023”结合人工筛选,删除不相关的文献,统计有效检索结果仅得到

8篇与主题相关文献,且集中于2019一2022年。以上文献主要是从教材设计和课程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7]。此外,笔者深入普通

高中与一线教师开展访谈发现如下的问题。首先,部分高中英语教师忽略高中英语教材中文学作品语言知识和德育元素内在联系;其

次,由于学生自身外国文学学习内外动机失衡、教刻师课堂教授文学的动机匮乏和学生课外外国文学学习动机的缺失导致外国文学教学

动机的偏差;再次,由于教师对文学作品选择的偏颇、解读失当、教学实施中形式化造成了教学在德育层面的偏差。由此,总结高中

英语读后续写在教-学-评三个层面上存在以下三个方面的问题。

1未挖掘文本德育内涵,写作技能与德育环节分离

在笔者走访的实习学校中,部分高中英语老师往往忽略读写间的内在关联,对文学作品文本的德育内涵解读不到位,直接要求学

生根据话题进行写作。导致学生的续写内容文题不符,学生的续写内容的思想道德水平难以提升。

2.缺乏文学教学动机,作品解读失当

一些高中英语教师仅仅关注续写文章的结构及过渡衔接,缺乏教授文学作品的动机。为了获得高分,不少学生生搬硬套模板句

型,导致内容空洞、语言风,格差异显著等问题。由此,高中英语教师要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情感态度的目标为指导来解读和处理

文学作品,构建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和情感渗透的课堂,从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8]。

3.主观评价分数至上,跨文化价值观缺失

由于崇尚应试考试,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一般采用教师主体评阅式的结果式写作模式(Product-.approach Writing)91P31)。教师未

能从文本信息获取、审美培养、价值观构建的整体视角来分析外国文学作品。教师仅根据语言和篇章结构批阅,无法促成学生的国际

视野和多维的人文素养的养成。

针对以上三种问题,本文拟从文学名著中语言知识能力要素、文化要素、思维要素和实践要素四个角度入手探讨如何挖掘德育信

息、深化审美、构建价值观,充分领悟文学名著丰富的德育意蕴,并将立德树人渗透到文学名著的读写教学中。

(二)高中英语教材文学作品的德育意蕴

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人的教育更深层次、更稳定性的教育行为,是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的人格教育培养,旨

在塑造完善的人格,培育美好道德修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10。高中英语教材中以经典文学作品为主题的读后续写设计,主要是

以作家作品及文学创作作为写作对象,让学生通过续写故事情节表达自己对该作品价值的认知和评价,并提出有益的批评和建议。读

后续写的评分标准也要求学生作品的思想内容要有正确的价值导向,与所给短文融合度高并与短文提供的关键饲有密切联系。由此,

读懂文学作品的德育要素,确定续写切入点是文学类作品读后续写至关重要的一步。《课标》之所以如此强调在英语课堂中品读人文

经典作品,不仅在于作品对语言学习具有不可取代的作用,更在于其对学生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启示[们22。由此,根据《中小学

德育工作指南实施手册》(下文简称为《指南》)对德育内容的具体描述,如图1所示:本文将以文学作品的要素、情节、细节和反思四

个要素,从“知、情、意、行”四个维度进行德育意蕴的解读11](P15)。

1.读要素促进德育认知整合

文学作品一般可从六要素,即5W和H来进行文本内容分析。有时一个文学作品节选不具备所有的要素,可能只会涉及其中的3至

4个,需要根据具体文本寻读具体要素。文学作品的内容解读的首要任务就是厘清基本叙事要素,并结合文章的主题整合该作品的德育

知识[121,

2读情节促进德育情感养成

情节广泛存在于文学作品中,旨在表现人物(伟人、普通人、动物)之间相互关系及其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例如,人物之间的联

系、矛盾、同情、反感等主要情感。高中英语教材中的文学作品的情节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和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社会环境

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组成。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等部分。文学作品的情节解读的任务就是把握作品中传达的人物情

绪和情感体验,并通过师生讨论共同探究如何形成证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方法[13](68)。

3.品细节促进德育态度形城

文学作品中的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某些细小的言行举止或细微事物的描写,细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描写也可视为细节描写1

4!]。品读细节就是读懂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力量。人物细节在文学作品占有较大比重,要通过分析人物的所看、所说、所做、所

闻、所感分析人物的出身、教养、经历和性格等。通过抓住人物情感变化主线(人物内心的喜怒哀乐等)来厘清文章的情节脉络。引导高

中学生在阅读时抓住人物情感变化的主线,来进行合理的预测,并引申出正确的态度和符合社会规范的意志。

4.做读后反思促进德育实践

读后反思在文学作品的分析中具有重要地位,可以带领学生在文章中寻找与主题思想相关的关键句和哲理深厚的句子来分析文章

的德育思想。在夹叙夹议的文学作品中,议论的片段是作者情感表达的突破口。学生可以通过这一部分的解读,概括全文、深化中

心,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并促成文章的续写。这一步可以作为德育实践环节,即在现实社会中体验与实践文学作品中的德育观。

有鉴于此,根据《指南》对德育内容的具体描述,并依据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阅读的要求对文学作品的德育意蕴要素进一步展开

分析。

二、基于《指南》的高中英语文学作品德育教学设计

本研究以《教科书》必修第三册第五单元"金钱的价值”(The Value of Money)为阅读材料,从驱动环节、促成环节以及评价环

节三个方面具体阐述产出导向法指导下的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设计,课时预计90分钟。首先借助多模态教学资源激活学生对虚

构类文本的文体知识;其次,利用“KWL”和“故事山”的思维模型为学生促成文本的信息结构;再次,根据文本内容设计读后阶段

戏剧创造任务。教学设计实现“以德树人”总目标中的德育资源的挖掘利用;德育渗透的生动、高效并达成;内化德育、检测德育效

果这三个要求。

(一)虚构类文本内容分析

本单元的主题是“金钱的价值”。主体部分是根据美国作家马克吐温的短篇小说《百万英镑》和同名电影改编的戏剧剧本。该戏

剧的大意是一对英国富豪兄弟用一张面值百万英榜的钞票打赌,看一个穷人能否仅凭这张巨额钞票度过一个月。流落伦敦街头的美国

小伙子亨利亚当斯,恰好被两兄弟选中,糊里湖涂的成为了打赌的对象。出乎意料的是,人们对这位突然暴富的罕见富翁拼命拉拢,

从免费吃饭、买衣服、到免费住宿,一个个像乞丐一样讨好他,并不断提高他的社会地位。不仅如此,这位幸运的小伙子还娶到一位

好妻子,获得一大笔银行利息,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作者用略带夸张的手法勾勒出了不同人物在百万英榜面前的种种丑态,令人

忍俊不禁。该作品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残酷现实,能启发学生深入思考金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二)教学目标确定

基于读后续写“注重精读、强调输出、讲求思维”的特征,高中英语读写课也应因势利导,以语言技能、交际目标和思维品质为

支点,三者有机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的读写能力和续写水平。结合本课例,笔者依据《课标》的要求制定了与德育相关三个方面的教

学目标:文体意识目标、跨文化交际目标和思维品质目标。

1.文化意识目标

了解并掌握英语戏剧类型的虚构类文学写作的框架和内容特点。熟悉并识别戏剧文本的六要素,快速掌握语篇大意。能按照开

端、发展、高朝和结局的框架结构分析叙事性文学作品的情节。

2跨文化交际目标

培养跨文化交际文体赏析意识和以读者为中心的写作意识。能针对多重文化背景、社会现象的叙事类文章主题进行客观、如实、

严谨的分析。通过阅读两个富豪打赌的戏剧片段,讨论故事可能的发展方向,并完成后续部分的写作,最后通过阅读原戏剧片段和观

看电影片段来验证自主创作故事的吻合度。

3.思维品质日标

通过戏剧文本分析和读后续写任务来探讨主题意义:金钱在不同人生活中的意义与重要性。通过讨论主题图中英国哲学家弗朗西

斯培根的名言:金钱是善仆,也是恶主。以此来揭示金钱的两重性:善用金钱,它可以为人们服务;当人们为金钱所迷惑,就会沦为

它的奴隶。

(三)德育视角下文学作品教学活动设计

本单元的读写教学任务主要分为精读和写作两个阶段开展。学生通过阅读Act1,Scne3部分来识别英语戏剧的特征。引导学生从

不同的视角来分析不同人物在百万英镑面前的种种丑态,同时通过对作品的主旨分析揭露资本主义社会金钱至上的残酷现实,启发学

生深入思考金钱的价值,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笔者在教研学校的高一某个平行班进行教学实践,总课时为两节课。以下是两节课的教

学活动设计。

三、德育视角下高中英语文学作品教学策略

《教科书》增加人文经典作品,涉及演讲、散文、小说、传记、诗歌、戏剧、科普读物等多类体裁,涵盖古今中外的各类经典和

畅销作品,这对高中英语教师提出了巨大的挑战。传统的单词、句子、结构、意义四步分析法难以挖掘出文学作品中深邃的主题意义

和精神内涵15]。因而,英语教师不仅需要阅读和积累大量的文学作品,更要思考如何在课上与学生探讨、分析这些作品,从而使其真

正有益于学生的德育发展。英语作为一门语言,一方面它是交际、表达思想的工具;另一方面它也是思想和情感的工具,具有丰富的

人文性[14]。经典英文文学作品具有很高的教育价值,其中蕴含的德育要素可以启发高中学生对自我认知、社会伦理、人生价值等方面

的思考16]。在高中英语文学作品的教学中德育不可或缺,除了显性的德育内容外,还需要挖掘隐性的德育要义,以及通过文学作品联

通德育的现实内涵。德育视角下高中英语文学作品教学上有一定的难度,需要师生长期的努力,不是一就而就的。从以上课例中总结

出四条文学类读写教学策略。

(一)读要素促德育认知整合

选取高中英语文学作品中涉及与金钱、人性、友情等主题相关的场景,引导学生分析人物道德背后选择的原因,不仅有助于高中

学生深入理解文学作品,更能促使他们思考,讨论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道德问题。教师可组织小组讨论或角色扮演的活动,通过启

发式的问题,引导学生在交流中理解不同价值观的差异,培养其判断力和社会责任感,整合学生的多元认知,实现德育的生动渗透。

(二)读情节促德育情感养成

通过分析人性善恶、爱恨情仇的文学作品语言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引导他们理解主人翁的感受,感同身受,培养其同理心。杨

兴芳等指出,在情感领域寻求其教学目标层次应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努力构建“以人为本”的德育实践评价体系。教师可

分析文学作品中主要人物可能面临的道德抉择,例如是否应该为金钱而放弃爱情和友情,引导学生思考17刀。在道德冲突下,该如何培

养正确的情感价值,提升他们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通过分析作品中人物对话的语言特征,利用语用功能引导学生产生正确的道德情

感意识,培养其对社会担当意识和担当精神。

(三)读细节促德育态度形成

读后续写的基础是对文学语篇文本的精确理解,而德育视角下开展文学作品续写离不开真实的德育评价。针对所选单元The Value

of Money,教刻师引导学生结合小说的六要素,并且通过故事的结构、人物对话分析等细节内容,分析主要人物的价值观,对照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并分析不同社会下个人的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自己的价值取向,并培养其形成正确的德育态度。

(四)做读后反思促德育实践

教师将文学作品与读后续写的评价环节相结合,通过解读作品中的人生哲理,引导高中学生理解人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时可

组织讨论活动,让学生分享作品对他们人生观的影响,鼓励他们思考并构建自己的人生智慧。在评价学生写作作品时,教刻师应挖掘其

中蕴含的情感、责任、同理心等隐性德育元素,不仅对语言结构做评述,而且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理解德育要素,对社会的深入思考与

人文关怀18]

四、结论

本文总结德育视角下的高中英语读写教学策略和实践路径。通过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文学作品,从而引导他们在阅读中吸取德育的

精髓,培养良好的品德、正确的德育情感和批判思维能力,为其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在培养学生的文学欣赏能力和思辨能力的过

程中,实现文化意识目标及思维品质目标;在突出情感共鸣,强化语言读写技能的实践中,奠基跨文化沟通能力,提升人文素养;最

终推进高中英语素质教育再上新台阶。高中英语教学工作者和高校师范专业教师应充分挖掘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外国经典文学中的德育

精髓,使其在当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教育强国中发挥精神支持和人才支撑的作用。


上一篇

下一篇
唐诗中的马术考

上一篇:

下一篇:唐诗中的马术考